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文艺复兴不能一家独大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7:36    次浏览

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作者:刘树勇微博:http://weibo.com/u/1454064140“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把传统文化的复兴看做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这个原本特指的名词,被许多学者和学术机构草船借箭,变成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代名词。发轫于十三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照亮了黑暗的欧洲”,同时也开启了欧洲诸多国家现代化的道路。在今天,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又该如何从传统的复兴中寻找到我们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文艺复兴,最重要的是要看复兴什么,如果仅仅盛世修文式的复兴,不能叫照亮,只是数千年传统的沿袭”。一场选择性复兴文艺复兴原本是特定名词,它的出现,和欧洲诸多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密不可分。文艺复兴究竟是什么样的复兴?李河说“真正的文艺复兴,有一个大背景,就是走出中世纪。在文艺复兴之处,西班牙当时的首都托雷多建立了翻译学院,翻译了大量来自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文献,学者们在这些文献中发现了大量古希腊的材料。这个时候,其实希腊文化在欧洲已经消失了数百年”。翻译学院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第一把火,大量古希腊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塑艺术被发现,因此出现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经典作品,李河说“这些作品大都是以希腊文化为旨趣的,有一位欧洲学者形容说是‘用东方的火形容黑暗的西方’,东方之火就是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他们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最终寻找到希腊,并且把希腊作为欧洲的精神家园”。以消失数百年的希腊为指向的复兴,究竟复兴了什么?为何又成为走出中世纪的道路,李河说“其实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黑格尔、胡塞尔等等都曾提出过一个问题,希腊只是欧洲东南角很偏僻的一个地方,在寻找复兴的目标时,可选择的其实很多,比如更久远的埃及文化、苏美尔文明、欧洲自身也有北欧神话,为什么都不选,反而选择了希腊?这就要说到文艺复兴的目标,在今天看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哲学文化中以人为中心,另外一个就是强调理性。人性和理性,复兴的其实是这个。”一种选择性的恢复传统,或许这是今天重读文艺复兴所需要重视的,李河说“它使中世纪的欧洲重新寻找到希腊,并把希腊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把希腊精神拿来,重新确定自我的坐标。这就是‘东方的火照亮黑暗的西方’,到了后来,它演变为启蒙运动。可以说文艺复兴是第一阶段,是寻找精神的家园,而启蒙运动是后来的发展,是主动的自我反省。这个过程延续数百年,从而奠定了欧洲现代性的基础。” 盛事修文的传统事实上,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复古的潮流并非一次,甚至成为一种传统。但这种复古和文艺复兴式的复古是否可以类比,则是一个问题。李河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复兴,不能叫做‘照亮’。因为源头性的经典,在1900年以前从未变过,汉字在可考的3500年发展中从未中绝,大体的政治制度、教化体系自汉以后也没有变过。所以才有顾炎武的‘亡国亡天下’之辩,国可以易姓易帜,但是天下不能亡,这天下就是文明文化。”朝代有兴替,文化有盛衰,李河说“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中,文化没有断绝,但一直都存在衰落、瓦解、复苏的循环。每到战乱,文化必然衰落,等到战乱结束、休生养息之后,又开始复苏,中国的词汇如文治武功、盛世修文,都是在说它。我们可以在历史中发现非常多的这样的痕迹,比如汉朝文景之后的古文经学、唐朝贞观时代的文化盛事,宋朝的《太平御览》、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等等,都是如此”。这样的传统在近代发生了变化,李河说“如果要类比的话,可能新文化运动更像欧洲的文艺复兴,都是在重新寻找自我的定位,在寻找全球精神文化观念竞争之时的道路。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并非盛事,而是乱世,在那个时代,许多人把目光放到外面,寻找我们现代化的道路。因此也造成了传统被过度地割裂和颠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传统的颠覆和割裂不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1905年废科举,对于传统文化的颠覆更加严重,因为它彻底颠覆了以前的教化体系、经典的传承体系等等。”在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一定的高度,文化发展的需求随之而来。李河说,“经济上,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甚至有学者判断短时间内经济规模总量达到世界第一也不难。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文化上我们要复兴些什么呢?”究竟要复兴什么弘扬传统,重修经典,发展文化产业,许许多多的文化重建,对于建设文化的大国,更快地现代化究竟作用如何?李河说“如果仅仅是重修经典,大而化之的弘扬传统,对传统记忆的恢复,那可能就要叫做盛事修文,而不是文艺复兴。”从新文化运动时代的激进,到现在重新重视传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李河说“传统文化经过百年的颠覆、修饰、涂抹之后,现在我们觉得没必要全部否定,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的新天地。而且,很多传统原本就渗透在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之中,包括建筑、文字、语言、风俗等等,甚至村落,有的村落延续了上千年了,说推平就推平,本身也有问题。如果说要重新评估、考察传统文化,是有必要的,我们毕竟还是中国人。同时,这种复兴也有可行性,比如文字,最激进的时候曾经有许多人主张拼音化,原因在于它和现代技术的隔膜,但随着汉字录入技术的出现,这样的主张也不存在生存的空间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弘扬传统、让人们的精神家园更加丰富,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并不相同,事实也证明,在过去数千年中从未断绝的中国传统,也并没有诞生出现代化来。李河说“现代和过去是不同的,过去两千年,儒家的思想传统、典章制度、治理模式一家独大,其他的思想文化虽然存在,但却没有最大的合法性。现代社会则是开放的社会,现代性恰恰在于,它允许非大众的、边缘的文化存在。从文化的现代背景下来说,要让文艺复兴,就必须考虑要复兴什么的问题。”文艺复兴只是一个形容,复兴的目标也并非复古,而是让社会更现代。李河说“不能因为它是我们祖先的文化,就天然具备唯一的合法性,现代文化合法性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依据,是它是否能帮你参与全球性的现代性游戏”。李河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建立规则自然繁荣重视人性而非压抑人性,理性地看待世界,可以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出现了多少传世的经典,而在于它建立的一个可以使文化繁荣发展的规则,它所寻找到的,是走向现代化之路。现代化的标准有很多,李河说“比如GDP的高速增长,以及它所带来的人们的生活水准的高速提升,同样它还包括大量文化艺术产品的出现。人非物质动物,也需要精神产品”。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使这些现代化的内容逐一出现?李河说“最重要的是做好规划,建立能保障和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机制。比如说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打造好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会对自然和人文生态造成巨大伤害的发展环境,以法律为基础,以理性为环境,这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文化亦是如此,李河说“关键在于,它的机制建设,是否对文化更加繁荣的发展有利。欧洲通过数百年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建立了这样一整套理论和机制。相对的其他没有历经文艺复兴的现代化国家,也是如此。比如美国,1791年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出版、新闻、结社等自由,它甚至规定国会不得以任何形式立法限制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自由,否则就是违宪。随后美国的新闻、电影等等迅速发展,原本法国人的电影行销世界,但是很快,法国人开始抵制美国电影,这说明美国电影已经超过法国。”文艺复兴是为了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则有赖于一个使它繁荣的环境,今天重提文艺复兴,重新审视过去的历史,更重要的在于寻找使文艺真正繁荣的方法,李河说“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是做好规则,只要规则做好了,过个几十年,文化自然繁荣了。”“像很多演艺团体出国,号称是文化走出去,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演出,这也是一种腐败。所以,怎样避免无效浪费、甚至是腐败的成本出现,也是我们复兴文化首要考虑的问题。”